[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中国养老改革,你了解多少?

来源:康老汇养老圈|2016-04-17|

 
  “幸福是什么”或许在一千个人的心中会有一千种定义,看似简单问题背后蕴藏的确是整个人生哲学。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老有所养”一定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将“老者衣帛食肉”作为太平盛世的最重要指标。也正因为如此,养老改革在历朝历代都是都是统治者们关心的重要议题。在唐代和清代中期的盛世时代,老者年过70将由国家奉养的条例。因为古代对养老的重视,在当今社会收藏界甚至形成了一个细分品类——御赐养老牌收藏。可见,我国古代封建帝国对养老的重视程度。
 
  新中国初期的养老形势
 
  新中国成立,由于前期战争时期对中国社会人口、经济结构等的重大破坏。社会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了民生建设上来。随着60年代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为我国80年代初期的经济大发展储备了足够的劳动力资源,而大量廉价、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由于出生率远远高于死亡率,传统的“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得以持续,在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我国养老行业的改革步伐。
 
  几年的发展过后,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计划生育”逐渐演变为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时间的推进,我国的人口结构逐渐发生了改变,直到今天,中国版“婴儿潮”人口不断老去,我国老龄化社会形势逐渐突出,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再具有可持续性。“4-2-1”的家庭结构已逐步过渡成为4-2-1型社会,传统的由子女负责养老的传统养老方式在这种“1对年轻夫妻奉养2位老人+1个孩子”的新型家庭结构下,无疑会对整个形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近代养老改革的发展
 
  从70年代起养老改革便成为我国历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初期改革的重点便是研究如何社会集约方式,通过社会养老金发放等方式解决社会养老问题。“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成为计划生育政策初期的基本政治口号。
 
  进入90年代,我国的适龄劳动人口增量与出生率开始同步降低,由新生代劳动人口补贴老年人口的养老金制度已明显不适应社会人口结构的发展。新生代人口的不断减少,其养老金的缴纳数额以不能覆盖我国的老龄化社会增长速度。因此,“养老改革”在短短的十几年又迎来了新的局面。
 
  由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相对落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这一时期养老改革宣传口号变成了“只生一个好,政府帮养老”。虽然这项政策显得有推卸责任之嫌,但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毕竟如果一味的有国家财政去弥补整个社会养老资金的缺口,无疑会减少用于其它经济建设的资金量,进而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负担。
 
  今天的养老改革——依托民间智力与资金,满足养老形势新局面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养老政策的不满逐渐加大,新的养老改革又提上了日程,这便是2016年的新养老改革。
 
  本次养老改革的相对从以前的单一改革(养老金改革),无疑眼界变得更加开阔。本次养老改革的重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养老金改革;另一部分则为养老服务改革。
 
  养老金改革的重点集中在全国统筹和民间资金引入方面,总体目的是保持养老金规模的可持续性和发放便利性,与历次养老金改革一脉相承。
 
  本次养老改革的亮点则是养老服务改革,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养老服务业一种由国有资本经营,而大量的‘机构病’也会在养老服务行业有所体现,如养老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服务意识淡薄、从业人员待遇低等阻碍着我国养老服务行业的进步,而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由此可见,本次放开养老服务行业无疑是向整个养老服务领域放进里一条“鲶鱼”,依靠先进的理念和互联网、智能硬件等技术手段,在增强了养老服务能力的同时,也为众多的养老服务行业的创业者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子。
 
  例如康老汇的养老智慧云平台便通过saas+硬件的创新手段,为众多的传统养老机构提高了整体服务水平,使得很多养老机构实现了初次盈利。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养老改革的重点将由养老金改革逐步将重点转向服务改革,未来养老行业的创业前景不可估量。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政策解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