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三类人群谨防气血不足,药食并用补气血效果显著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有看到一些人的脸色苍白,精神不济,这类人很有可能是因为自身气血不足而导致,我们的生命要想正常活动是离不开气与血的,所以出现了气血不足的情况绝对不可小视。相对来讲有三类人群最易出现气血不足的症状,在及时发现之后一定要药食并用赶快进行调理。

  

 

  我们人体气血不足是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的,而气与血多是从日常饮食当中的营养物质转化而来的。气属阳,主动,有温煦机体的作用;血属阴,主静,有濡润周身的作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因此,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临床上治疗血虚常配合补气药;治疗血行失常以调气为上,调血次之。如果脏腑功能不够协调,气血生成的速度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就会形成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不过还没有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很多人即使自身已经气血不足了,也没有感觉的到。很多时候,人体已经出现了气血不足的症状,但体检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疾病,即通常所说的亚健康状态。以下三类人最易出现气血不足。
 

  儿童是易出现气血不足症状人群中的一种,若是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是没有及时调理身体的话,是会对其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的。如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甚至停滞,一旦错过此阶段将很难补回来。儿童气血不足多表现为脸色发暗、发青或发白,头发稀少、发黄,眼睛不明亮、目光散乱,手脚不温,食欲变差,运动后也不想吃饭,精神不振,不爱说笑等,家长们可以照此多加观察。

  

 

  气与血是女人生命活动的基础,气血不足对于女性朋友们的危害与影响那是不言而喻的。女性以肝血为本,所以气血不足时常常出现双目干涩,肢体肌肉麻木,月经量少,舌体瘦薄,或舌面有裂纹,苔少,脉细而无力等症。妇女气血不足会影响月经、白带、怀孕和生产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早衰,更年期提前到来。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身体体质也越来越呈下降趋势,此时若是不重视养生保健也是很易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的。气血运行趋于缓慢,代谢能力下降,也容易形成气血不足。人体的正气不能运行周身、气血的濡养功能不够,会首先体现在四肢末梢部位,其次还会造成肩颈腰背等出现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偏瘫。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治病方法,对于我们人体的气血不足这一方面是有着深层次的了解与研究的。中医认为机体正气的衰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虚、损、劳。气血不足是处于“虚”的阶段,气血津液的亏虚可以看做是流动资产的减少。此时如果不积极调整, 进入下一个阶段就是“损”,导致五脏受损,这就相当于伤及了固定资产。如果在“损”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咳嗽,就叫做“劳”,那就很难再恢复健康了。

  

 

  药食并用补气血
 

  出现了气血不足的情况一定要重视中医的药食并用的补益方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身体状况是会有很好的改善的。其中,气虚多用四君子汤,方剂组成为人参或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血虚用四物汤,方剂组成为地黄、当归、白芍、川 芎。气血双亏的可以用以上两个方剂组合而成的八珍汤。严重气血不足的还可以在八珍汤基础上再加黄芪和肉桂,就组成了十全大补汤。
 

  食疗对于气血不足的朋友们来讲也是一种很好的调养身体的方法。建议气虚者可以选择黄芪、白扁豆、大枣、山药、百合、莲子、薏米等煮粥;血虚者可以常食当归生姜羊肉汤,做法是以羊肉一斤,当归及生姜各三两煮汤。
 

  坚持艾灸或点按关元(位于脐下四横指处)、气海(位于脐下两横指处)、足三里(位于外膝眼直向下四横指处)、三阴交(位于足内踝尖直向上四横指处)等穴位,对于调补气血不足也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由此可知,儿童、女人和老人是气血不足情况的高发人群,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要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那当然是一定要重视自己身体的气与血这两大方面,除了药食共补之外,平时还要重视日常活动与锻炼,多管齐下才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政策解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