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养生之道,在乎于“度”,适度而为,延年又益寿

来源:健康指南针|2016-06-22|

  世间诸般事理,皆“利人”与“损人”便可概括之。于身体健康而言,养生亦是如此,与身体有利而为之,与身体有损而避之。于养生而言,损利之事,在于为与不为,其中最关键之处在于,权衡损益,有度有节。老子讲无为,“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说的是心理上的无为,不要有思想负担,才能益寿延年,这是无为,关键在于心胸开阔。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说:“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以此作为老子无为之境界的补充。

  

 

  至于养生究竟何为“该为”,何为 “不该为”?
 

  有利健康则为之。如适度运动、乐观豁达、规律生活、饮食有节等,注意,此处需注意一个词——适度。白居易诗云:“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此讲为心胸大度、不为蝇头之事争执,影响身心。

  

 

  不利健康则不为之。如抽烟、熬夜、生活不规律、忧思忿怒等,此能避坚决避之。《吕氏春秋》有云:“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取舍之道在于趋利避害。

  

 

  视卧坐立行,讲究的是适度有节而为。《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说:“久视伤血,q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很多事,过犹不及,视卧坐立行本来于人是必不可少的动作,但是加之一个“久”字,便超过了界限,不得不查。正如孙思邈所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于老人也。”

  

 

  养生之道,在乎于“度”,适度而为,延年又益寿。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政策解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