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穴位养生|这些经典穴位组合你应该牢记,可以治病

来源:三九养生堂|2016-06-08|

  穴位在中医里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针灸、按摩,还是刮痧、足疗等都会运用到穴位,对特定的穴位经常按摩的话,能够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哦。不过,你知道吗,有的时候穴位还是能够组合起来用的哦,一起来看看吧。
 

  身体有很多的穴位,有些穴位组合起来用,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哦,不同的组穴,治疗的疾病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熟悉下常见的经典组穴有哪些吧。
 

  曲池、三阴交
 

  功能:清热凉血,祛瘀生新。
 

  主治:妇女经闭,崩漏带下,积聚毒疮,诸般肿痛,瘈疭热厥。
 

  方义:曲池性游走通导,善清热搜风,三阴交为三阴经之会,属肝脾肾之枢纽,为治疗血分要穴。两穴配伍,则血分之瘀滞、热毒自清。
 

  足三里、三阴交
 

  功能:益气养阴,健脾补虚。
 

  主治:脾胃虚寒、纳谷不香、饮食不化、食少纳呆、形瘦身弱、或呕或泻,腿脚麻木、疼痛。
 

  方义:三里升阳益胃,三阴交滋阴健脾,乃虚损治疗不可缺少。胃强脾弱,阳亢阴亏,补三阴交而泻足三里,为补阴之中兼行清浊。又阳虚气乏,风湿客邪成痹,腿胫麻木疼痛时作,一以振阳,一以和阴,则有舒筋理痹之功。

  

 

  合谷、太冲
 

  功能:宣导气血,镇肝熄风。
 

  主治:癫痫狂邪各症,手足抽搐,小儿惊风,中风昏迷、口禁不开等。
 

  方义:合谷属手阳明原穴,为阳主气;太冲属足厥阴原穴,为阴主血,两穴皆为气血通行之关,故为治气血失常疾病之主方。
 

  隐白、中脘
 

  功能:健脾补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阳不振,肚腹胀满,泄泻,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经血崩漏,赤、白带下等症。
 

  方义:隐白是足太阴脾经之井穴,此经脉根于隐白,上结于太仓(中脘),有补益脾胃,调理气血之宫。中脘为任脉经穴,胃之募穴,腑之所会。隐白与中脘相伍,既有经络联系,又有脏腑表里相合之关系。故有健脾益胃,补中益气,消食化饮,升清降浊之效能。
 

  曲池、阳陵泉
 

  功能:舒筋利节,清利疏泄。
 

  主治:上下肢麻痹,胸胁疼痛,热结肠胃之腹胀便浊。
 

  方义:曲池、阳陵泉居肘膝之处,皆属大关节,肘部曲池行气血通经络,清肺走表。阳陵泉又能舒筋利节,泄肝胆清里,是方功能宣通下降,又能分浊泻火,肝肺气郁胸胁作痛,或热结肠中及胃,腹胀便浊,借之清利疏泄。
 

  内关、三阴交
 

  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内关穴具有清心胸,利达三焦的作用,而三阴交的功效更是大,具有滋阴养血,交济心肾的作用,这两个穴位组合起来用的话的确有交济坎离的效果。
 

  丰隆、阳陵泉
 

  功能:降逆通便。
 

  主治:大便秘结。
 

  方义:丰隆为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太阴,其性通降,阳陵泉为胆之合穴,亦有沉降之能,二穴同用有承气之功,而无承气之峻猛,治大便秘结,甚为稳妥。
 

  阳陵泉、足三里
 

  功能:调和肝脾,舒肝健胃。
 

  主治:肝胃不和之症,如吞酸口苦,泄泻呕吐,下肢痿痹。
 

  方义:阳陵泉为胆经合穴,泻之以肃清净之府,平肝火之上逆,胆府清疏,胆汁入胃,化食消滞;三里为胃府合穴,泻三里,以导胃中之浊气,使其浊阴得降,清阳自生,两穴配伍,对肝胃不和之症,用之有效。阳陵泉为全身之筋会,大有舒筋利节,搜风祛湿之力;足三里有通阳活血渗湿散寒之功,固又可治诸痹、膝关节痛、筋挛历节、痿躄脚气。
 

  鱼际、太溪
 

  功能:滋肾清肺。
 

  主治:虚劳骨蒸、咳嗽、咯血。
 

  方义:鱼际清肺火,太溪滋肾阴,上清下滋,使火不上炎,金不受克,虚劳诸症悉平。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政策解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