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姑苏繁华图》:20世纪初曾被溥仪盗运出宫


 
  姑苏繁华图(局部)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姑苏繁华图》,原名《盛世滋生图》,是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描绘苏州风物的巨幅画作。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擅长人物、花鸟草虫的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用了24年时间创作了一幅名为《盛世滋生图》,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反映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
 
  徐扬将此作进献给乾隆皇帝,自书跋语说:“有感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是为“图写太平”,歌颂“帝治光昌”。
 
  这幅画作可谓精确而详细地描绘了乾隆时期苏州的城乡景观。画面自灵岩山起,由山下的木渎镇东行,过横山,渡石湖,入姑苏城。再自荮门出阊门外,转入山塘街,至虎丘山止。明清时期的苏州是江南著名的大都会,但可能是由于城区内的狭小和管理问题,当时苏州最发达的商贸中心并不在城内,而是阊门城外至枫桥镇的那一段地区。
 
  《姑苏繁华图》将阊门作为重点加以描绘,并将这部分景致安排于图卷接近尾声的高潮位置。在没有照相机的18世纪,《姑苏繁华图》非常可贵地为我们记录下了阊门商业繁茂的景象。粗略计算,全幅画有各色人物1.2万余人,各色房屋建筑约2140余栋,各种桥梁50余座,各种客货船只400余只,各种商号招牌200余块,完整地表现了气势宏伟的古城苏州市井风貌。
 
  这幅作品曾经被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一直保存于清宫,20世纪初被溥仪盗运出宫,辗转运到长春的伪满“皇宫”。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它被前苏联红军截获,然后移交给东北博物馆,即后来的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上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出版,这幅画为世人所熟知,被誉为是《清明上河图》之后中国绘画史上第二幅描绘城市景观的纪实佳作,也是研究250年前乾隆盛世的宝贵资料。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