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5.3晚《养生堂》播出《会“中风”的下肢》

  为什么一位体温、呼吸、痛觉都正常的患者会突然测不到脉搏和血压?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后,什么样的结果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消失的脉搏和血压说明了什么?同样是走走停停的间歇性跛行患者,为什么有人需要马上手术治疗,有人却只需保守服药?我们又该从哪些蛛丝马迹看出血管病的隐患呢?请关注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郭伟教授讲述的《会“中风”的下肢》。
 

  我们熟悉的“中风”往往发生在心脏或大脑的血管,称为心梗或脑梗,但您要警惕的是腿上也会发生“中风”,也就是下肢血管的闭塞。常见的下肢血管闭塞原因有三种:动脉炎、急性血栓掉落下肢造成的栓塞、慢性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闭塞。这三种疾病的共同点是病人都会有下肢冰凉、感觉减弱或消失、间接性跛行等症状,往往容易混淆甚至误诊。

  

2016年5月3日播出《会“中风”的下肢》

 

  最容易混淆和值得鉴别的是急性血栓掉落和慢性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闭塞。这两大类原因在中老年人身上都很常见,前者起病急,往往会有突然加重的下肢症状,而且病人往往有多年的心脏病史并伴有房颤;而后者起病缓慢,有一定的进展性,下肢的症状会持续很长时间。郭主任特别提示,7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常见吸烟的人群和高血糖、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人群更容易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2016年5月3日播出《会“中风”的下肢》

 

  并不是所有诊断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人都要接受手术治疗,两个判断标准是跛行的距离和您的年龄。郭主任指出,70岁以下的人群应该可以一次持续行走300米以上,否则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除此之外,还应该学会区分血管性跛行和神经性跛行,避免把血管的闭塞和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混淆,简单的方法是自我触摸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血管性疾病往往会影响这两处脉搏。

  

2016年5月3日播出《会“中风”的下肢》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政策解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