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教育方法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欲施于人

  孩子到了3岁左右,会变得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是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我认为,只要引导得当,即使是3岁大的孩子也能够做到“为别人着想”。我的教育方法有两大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所欲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说到底就是对他人的责任,对公共的责任。我们本身也是“他人”中的一员,也是“公共”中的一员。我们希望他人怎样对待我们,自己就要怎样对待他人。
 

 
  我们希望公共社会、公共环境是怎样的,自己就要为这样的社会和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很容易让孩子接受的道理。理解这种对他人、对公共的责任的最好办法,是将心比心。
 
  我会偶尔允许她的“自私”,但前提是不可以妨碍别人,如果超越了这条线,我就会“强制执行”。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似乎还没有 “强制” 执行过。我相信,只要我做足了沟通和讲理的工作,孩子是无须“强制”的。
 
  除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实施的另一个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己所欲施于人”。之所以要求孩子做到“己所欲施于人”,还是缘于“多替他人着想”的教育思路。也许有人会说,己所欲,他人未必也有“欲”。
 
  的确如此,但我宁愿先让孩子懂得“己所欲施于人”,然后再慢慢告诉她,有些时候,“己所欲未必要施与人”,孩子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因为在现实中,大多孩子只知道“己所欲”,而不懂得“己所欲,他人也有欲”。
 
  这样的孩子往往表现得自私自利,而灌输给孩子“己所欲施于人”的道理,孩子就有了“为别人着想”的心理,即使过一点也不是坏事,“礼多人不怪”嘛。等孩子大些后,再调整也不晚。
 
  理解“己所欲施于人”的道理,可以充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情心、助人心。当孩子有了好吃的东西时,要想到周围的人也想吃,这样,孩子就会变得慷慨大方;当孩子有了好玩的玩具时,要想到周围小朋友也想玩,这样孩子就不会长时间霸占。
 
  当孩子遇到困难希望有人来帮她时,孩子就要想到别人遇到困难也希望有人帮,这样孩子就会变得乐于助人。每次我给宝贝买了好吃的东西,当她在津津有味地品尝时,我会对她说:“这么好吃的东西,奶奶也想吃一口。”
 
  宝贝一般第一反应是“不”,我不依不饶:“好吃的东西不光你一个人想吃,爷爷奶奶也想尝尝,好吗?”这时宝贝开始动摇,有时会马上分给我们吃,但有时还会坚持说“不”。
 
  我会依然不依不饶,直到宝贝给我们为止。有时,我买好东西的时候故意只买一个,带回家对宝贝说:“奶奶这儿有好吃的,但只有一个,你说该给谁吃呢?”我的提问促使宝贝思考,宝贝第一个想到的是:“宝贝吃。”
 
  我接着问:“那奶奶呢?”“奶奶也吃。”听到宝贝这么说我心里很高兴,说明孩子已经意识到了好东西不能独吃,要分享。在吃东西之前,宝贝的心里已经想通了,然后我们就一人一半。
 
  再后来,每当宝贝吃第一口好吃的东西时,我就问:“宝贝,好吃的给奶奶分享一点吧。”孩子就会很自然地给我分享。
 
  时间长了,宝贝在吃东西上养成了“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后,在玩玩具时,也是如此。宝贝“为别人着想”的习惯一经养成之后,我每天都收获着她体贴懂事的良好行为,这些行为让我默默感动着。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