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在京剧什么是“六场通透”?

  在《松柏庵往事》一书“徐氏家风”一节中,说徐(兰沅)老是一位“六场通透”的琴师。后来总有人问及“六场通透”的问题,那么“六场通透”究竟如何解释呢?要说这实在不是一个张口就能答来的话题,不过我以为若要弄懂“六场通透”的问题,首先就要了解、明白“六场”是怎么回事,了解了“六场”的内容,自然也就体会到了“通透”的含义了。
 


 

  所谓“六场”,其实就是旧时京剧界对胡琴、月琴、南弦子、单皮鼓、大锣、小锣六件伴奏乐器的总称。这六件伴奏乐器又分称“文三场”、“武三场”。所谓“文三场”即指胡琴、月琴、南弦子(小三弦);所谓“武三场”即指单皮鼓、大锣、小锣。另外,由于“文三场”的三件乐器总共张弦九根(胡琴两根、月琴四根、南弦子三根),故而“文三场”又别称“九根弦”。
 

  关于“六场通透”,有人说是指上述音乐伴奏的六个方面;而又有热说是指兼擅表演和音乐演奏的多面手,即吹(笛子、唢呐)、打(锣鼓)、弹(月琴、三弦)、拉(胡琴)、唱、武(打)六个方面。其实两说各有道理,谁也不能说错。但不管哪一说,都还有个“通透”的问题。
 

  我以为,“通透”意即门门精道。过去的戏曲班社,无论是什么原因所至,其规模大都很小,人员限额也较严。演员,乐师互相辅助,通力合作,虽各有专工,但同时又兼习各种业务。后来随着发展,从业人员日益专业化,演员、乐师分工明确,“六场通透”乃成为博学多才的同义语。艺术界有“会、好、精、通、绝、化”之说。就通常论,一般能达到“好、精”已相当不易,若能经“通”而渐入“化”境,那则非大家不可了。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