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看完这篇文章后,保你冬钓鱼获更多!(3)

  三、谙熟冬钓的“核心技术”

 

  冬钓的核心技术,笔者认为不外乎是“调”和“钓”的技术。之所以视调钓是冬钓的“核心技术”,是因为冬季垂钓中,对调和钓之间的关系要求更为严格,更为精细。它综合了钩重、饵重、浮漂的浮力以及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如是触是悬?是躺是拖?还有,所钓库塘之鱼是吃卧底饵食,还是吃触底饵食,抑或是吃离底食、抬头食?做为钓手,这些心中都要弄清楚。

 

  1、要弄清楚饵重钩重对决定浮漂调几钓几的影响。一些钓友夏秋季爱采用空钩半水定调目,然后挂饵再定一个钓目的方法。这在鱼儿开口好,食相好,吞饵动作大的季节,事先预设出一个饵重能够压沉几目,然后推测出双钩双饵能够压沉几目,这种调钓法不失为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但冬季垂钓,开口摄食的鱼儿种类本身极少,再加吃口又轻,上述这种调钓方法对钓手而言,就显得有些过于粗放。在考虑调几目钓几目的时候,钓手在考虑钩子及脑线重量的同时,必须应将饵球的重量考虑进去。这样调得精细一些,可以更好地适应冬钓的需要。

 

  笔者曾多次做过试验,一颗花生米大小的大比重饵料饵球,仅能够压下漂尾直径1.5毫米的空心软尾漂的2/3目;而同是这颗花生米大小的大比重饵球,却能够压下漂尾直径为0.3毫米的实心硬尾浮漂的8目。再有,如果换成同样体积的轻质饵料的饵球,它们能够压下不同直径漂尾的空心软尾漂和实心硬尾漂的目数,肯定又是不一样的。当然,饵球里包着的钩子的大小,钩条的粗细、重量,都是钓手在决定调钓时应该考虑到的。所以,我们在冬钓时最好采用挂饵调漂法,将钩子、饵球的重量一并在调漂时考虑进去。比如如果钓手是挂饵调1目,施钓时至少要钓到1目以上,比如钓1目半或2目,否则就不能保证饵球触底。尤其是在水层较深的地方施钓,更要调得低些,钓得稍高些,以确定保证水线下的钓饵能够确实到底。当然,如果是钓离底或轻触底,则要钓得低一些。

 

  2、要搞清楚冬鱼究竟是吃“钝”还是吃“灵”。一说到是冬钓,一部分钓友往往会主观认为既是冬钓,就应该钓钝。是啊,天气寒冷,鱼不上浮,都潜底层了,不钓钝还能怎么钓?然笔者多年观察一些冬钓高手卖战及本人实钓体会,认为冬钓的调钓,也即鱼儿吃钝还是吃灵,钓手钓钝还是钓灵,要从实际出发。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引进了各种鲫鲤新品种,这些引进的新品种鱼儿的泳层、食相都与一二十年前本地的老土鲫、老品种鲤鱼相比有所改变。就笔者每年冬季必去垂钓的几座库塘来看,鲫鲤鱼均为吃不灵不钝或较灵敏。具体说就是吃触底或轻触底的饵料。而一旦某一竿抛在了水底的高地上,钓得迟钝了,那这一竿要想中鱼,就要等得久一些了。抑或是化散的饵料被鱼吃了,钩子因躺在水底,鱼儿吸食不进口,造成空竿。个中原由,笔者认为或可与轻触底或触底的饵球受了浮漂上牵力的影响,符合了冬鱼吸食饵料时口轻的特点有关?

 

  3、调钓的确定要符合当时当地冬季的具体水情(深浅)和鱼情(吃灵吃钝)。明白了前述两个问题后,就要求钓手在冬钓时合理确定调钓目数,垂钓时可以多试钓几竿,或者放放口,感觉感觉,总结总结。比如钩饵在水底是悬着中鱼的,还是轻触底时中鱼了?是躺着中鱼,还是拖在泥底时中鱼了?上钩中的鱼,下钩中的鱼?钩着鱼上唇,还是下唇,或是侧面口裂处?哪种调钓状态下中的鱼,就继续用哪种状态钓。能够中鱼的那种状态,就是最好的调钓状态!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