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李克强总理:叫停药品“审批式涨价”没商量


 
  既需要加快简政放权的进度,让药品审批堆砌起的庞大“肌体”瘦身,从根子上解决过度审批问题,也需要对药品审批进行制度性改革,令其高效、廉洁,消除利益寻租空间。
 
  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不允许在“审批”名目下搞那么多五花八门的所谓“新药”,“还不是为了涨价?!”
 
  总理的严斥有两层含义,一是药品审批项目太多,有违简政放权大势;二是,涨价以审批为名、审批几乎成了涨价的代名词的现象普遍,亟需遏制。
 
  部分药品价格上涨过高过快的问题,由来已久,总理的喊话,让这一问题再次摆上桌面。吃药贵是看病贵的源头之一,一些本该亲民的药品,经过种种程序,贴出了令人咋舌的高价标签,甚至,一些药品只是换个包装就成了价格上涨数倍数十倍的“新药”,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当前医改最重要的是价格改革。价格问题尽管是沉疴旧疾,一下子处理很难,但必须坚决推进!”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出了公众的心声。
 
  药品非正常涨价,有多种原因,比如药企垄断式涨价等,但毫无疑问,“审批式涨价”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医药市场受审批效率低下的困扰,并不是秘密。而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逐利的企图。以“审批”的噱头将利益诉求包装起来,是一种合谋。
 
  “药厂称医保新药涨价未获利,利润多用于打点”,广州日报几年前的报道,揭开了药品审批机制中的灰色地带。“灰色利益”,甚至成为公开的秘密。
 
  更有报道援引业内人士的话说,假设,一种药品在医院售价115元,医院的进价为100元。那么代理商名义上的进货价是90元,实际上代理商从生产企业的进货价可能仅为18元。也就说,这18元就是生产企业保本、盈利的底线,在18元-90元之间的72元,则被用于临床费用、缴税、配送费、医药代表提成、公关费等各项支出。
 
  药品涨价最终“养护”的是一整条利益链,群众利益成了“唐僧肉”。
 
  通过所谓的审批,为非正常涨价“放行”,脑子里哪还有总理谆谆嘱托的“惠民生”?
 
  李克强总理在此次讲话中,特意调换了常规排序,称医药产业发展首先是“惠民生”,其次才是“稳增长”。实有深意。
 
  不让离谱的药品价格坑害民众,不让“审批”所裹挟的部门利益助推涨价乱象,是对群众利益的捍卫。
 
  这既需要加快简政放权的进度,让药品审批堆砌起的庞大“肌体”瘦身,从根子上解决过度审批问题,也需要对药品审批进行制度性改革,令其高效、廉洁,消除利益寻租空间。
 
  审批乱象不只出现在药品审批领域。在一些领域,“审批腐败”引人关注。规范权力运行,依靠制度约束审批行为,防范“审批腐败”,是当务之急。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