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不仅照顾了小航的生活,还教会了孩子很多我不会教,也不懂得的知识。比如,爷爷告诉小航鲤鱼红烧更好吃,而鲫鱼则比较适合做汤;奶奶告诉他连翘花和迎春花的区别;甚至小航还给我演示乐谱……
面对小航点点滴滴的进步,我真正了解到,隔代家长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其实并不比年轻父母差。后来,我开始愈来愈注重和小航爷爷奶奶的交流沟通,发现原来他们也十分关注聪儿爷爷的博客,对一些新鲜的育儿经同样感兴趣,也乐于学习这些东西。于是,我一有机会就与爷爷奶奶共同学习讨论,研究怎样指导教育小航。这样一来,爷爷奶奶不仅是小航的“最佳保姆”,还“兼职”了小航教育上的“导师”职位,更加因为我对他们教育理念的肯定而倍加开心。
隔代家长,比年轻父母有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孩子身上,他们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各方面的需求。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使长辈的自我素质影响着孙辈的日常行为,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比如,小航在爷爷奶奶的教导下,认识了许多汉字,还会背育一些诗歌或者讲一些历史小故事。
成功的隔代家长,不仅仅是孩子生活上的最佳保姆,还是年轻父母的育儿高参。隔代家长不要宠坏孩子,也不要过分宣扬“隔代之情”,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之情”。年轻的父母则应该充分肯定祖辈的一些教育理念,给予隔代家长一些权威和权力,让他们更好的行使“保姆”和“高参”的责任。同时,也不能为了图省事儿,就完全把孩子托付给祖辈,自己不理不睬,不闻不问。
对祖辈们说的话:有一位英国老人曾经说过:“我很知趣,不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但是我也不能只做保姆,应该还是个育儿参谋。”在隔代教育的过程中,祖辈不要仅仅局限于做孩子最好的“保姆”,还要敢于做年轻父母的育儿“参谋”。当年轻父母不知道如何喂养、如何教育孩子,或者教育方式不对时,隔代家长要及时而又委婉地提醒他们,帮忙他们走上正确教育孩子之路。
对父母们说的话:年轻的父母一定要明确:自己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主角。年轻父母同时扮演着子女和父母两个角色,所以,一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与孩子交流,与老人沟通,千万不要因为祖辈可以对孩子的悉心照顾,就放弃自身的职责。其实,只要你重视,时间是完全可以挤出来的。比如每天晚饭后和孩子玩亲子游戏、讲故事;周末回家和祖辈聊聊天,讲一些自己在科学育儿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请祖辈指教,把“纸上谈兵”化为生活实践,虚心接受指点,耐下性子听取意见;与祖辈进行交流学习时,要本着“互相提高”的本质目的,帮助他们接受新生事物,了解时尚的育儿心经。
孩子需要什么:孩子需要无条件的爱,孩子需要被聆听、被理解。随着宝宝一天天的慢慢长大,他们开始拥有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拥有自己的朋友与世界观,拥有自己的喜好与语言。这时候,无论是隔代家长,还是孩子的父母,不仅要做好他们生活上的“保姆”,更好做好心灵上的导师。一个人的一生有两个性格独立发展期,一个是在两岁时,一个是在十二三岁时。在这两个性格完善关键期时,父母和祖辈一定要尊重孩子,聆听他、理解他,同时也是树立亲子关系的良好开端。
成功的隔代家长,不仅仅是孩子生活上的最佳保姆,还是年轻父母的育儿高参。隔代家长不要宠坏了孩子,也不要用“隔代情”抢子女和孩子的“亲子之情”。年轻的父母应该充分给予隔代家长一些权威和权力,让他们更好的行使“保姆”和“高参”的责任。同时,也不要为了图省事,完全把孩子托付给祖辈,自己撒手不管。
聪明的年轻父母们,不论是与隔代家长同住,还是暂时把孩子寄养在隔代老人家中,都要注意和他们协调关系,一切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解决矛盾纠纷,争取隔代教育取得双赢。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