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生命之花岂能在春天凋零,有自己的中老年生活

  王一梅老师今年66岁了,家住北京市朝阳区,退休前在某出版社工作。退休后王老师开始学古筝,用她的话说就是要用音乐来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是自己的,让自己人生的第二春再次绽放光彩。她每天都要练好几个小时的古筝,周六周日都要跑到离家很远的西三旗去上古筝培训课。
 

 
  练琴是一件很枯燥也很累的事,孩子们看着她每天辛苦地练琴,都劝她不要再练了,出去扭扭秧、散散步多轻巧,何必辛苦劳神地学古筝呢?她总是笑着说:“我今年66岁了,应该清闲清闲,但我想退休是人生旅途上的转折点,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应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有人说,人老先老脚,提倡运动养生,而我更以为,人老先老脑,“老不老,看大脑”,所以,我迷上了古筝。这些年来,我一直遵循着“不息则久”的积极养生之道,除了坚持跳舞、旅游之外,大部分时间用于练习古筝,与音乐为伴。
 
  从生命的终极意义上讲,“不息”则意味着不闲,而在不闲之中有了奋斗的乐趣,有了益寿的健康,由此而带来的心境上的放松,则是闲的最高境界。这些年来,我坚持利用每天上午的时间练琴,感觉到了退休生活的实在和充实。下午找些老朋友聊天或郊外走走,充实生活内容,增加生活情趣。现在我真感觉有一种“莫嫌老圃秋容淡,犹有黄昏晚年香”的境界。老同志在休闲之余学学古筝,音乐,不仅能提高个人文化、思想、品德素质修养,而且是一项有益身心健康的艺术活动。因而,在练琴的过程中,要凝神静气,全神贯注,手指,、腕、而且肘、臂、肩以及头部、腰部许多部位都在活动。
 
  因此,练琴和其它体育锻炼一样,有异曲同工之效。年龄大了,活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我练琴时,虽然要付出一定的体力,但却不像跑步、旅游那样活动量大,只是用力而不过度;虽然要用一定的脑力,但却不像下象棋、打麻将那样费心思、动脑筋,而是用脑适度,心情舒畅,劳逸结合的和谐运动,是最适合中老年人的一项有益活动,长期坚持下去最能增强体质健康。”

  听她这么一说,家人也觉得很有道理,领悟到了寓养生于乐曲之中的哲理,王老师长期的学习和练习古筝,不但使她弹奏的高山流水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而且又对她的健康长寿起到了益气养性之功效。多年来,王老师学习自创了数十支古筝曲,她兴奋的说,这些曲作,倾注了她无限的情感和劳动。人老了,学弹琴挺费劲,但只要坚持下来就有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王老师创作的京派高山流水曾多次在参赛中获奖,受到了专家及听众的肯定和好评。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