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真诚相待就能念好“婆媳经”!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其中一本就叫“婆媳经”。但家住颐和城府的谭淑琴和婆婆,却把这本经念得津津有味。
 

 
  记着母亲的“唠叨” 学做好媳妇
 
  “嫁了人,到了婆家,不要耍脾气,孝顺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学会忍耐,吃亏是福……”这是母亲对谭淑琴最多的唠叨。
 
  谭淑琴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姐妹5人,还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农闲时,父亲经常出外打工,就剩下母亲照顾一大家子人。在谭淑琴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因忙碌或劳累而烦躁过,相反,她对每一个人都特别温柔,尤其是和奶奶的相处,融洽的关系让街坊邻居都羡慕。
 
  “我妈就是一名普通的主妇,但她情商比较高,也很识大体,家里人都特别信任她。”谭淑琴说,母亲看似很少护着她和姐妹们,但实际上却把家庭幸福的秘诀“悄悄”教给她们。
 
  谭淑琴结婚半年,公公不幸脑出血住院,住院期间老人有点糊涂,大小便总是控制不住。有一次谭淑琴和丈夫陪床,老人弄脏了衣服和被子,小两口一下慌了神。
 
  “当时我脑子里突然出现我妈和奶奶相处时的情景了。”谭淑琴回忆,以前母亲帮奶奶换衣服的时候,总是温柔又利索。母亲轻轻地把脏衣服脱下来,把床单撤下来,又快速拿来干净的衣服,打好温水,一点点帮奶奶擦洗身子……
 
  想到这,谭淑琴学着母亲给老人擦洗换衣。后来婆婆来了,看着她什么也没说,只是一边流着泪,一边将谭淑琴凌乱的头发捋到耳后。
 

 
  家务活全包揽 逢人先夸婆婆好
 
  “我妈虽然没啥文化,但教会我们怎样不辜负真挚的情感。”谭淑琴说。
 
  由于婆婆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虚弱。谭淑琴看着心疼,就大包大揽了所有家务活。可没想到时间一长,却造成婆婆对自己的误会,以为媳妇太能干,不需要这个婆婆了。
 
  “那段时间,婆婆好像不怎么和我说话了,我觉得不对劲,这时候又想起我妈了。”谭淑琴说,母亲也是包下了家里大部分家务,但也会在意奶奶的意见。“炒茄子放不放蒜,衣服染色了怎么洗……虽然都是小事,但老人很乐意给出建议。”
 
  谭淑琴有两个儿子,生小儿子“坐月子”的时候,亲朋好友一拨接一拨地来道喜。每逢大家夸赞时,谭淑琴都要把婆婆拉过来“郑重声明”,自己生产时大出血,没精力带孩子,都是婆婆天天忙着做饭、洗尿布,觉也睡不好,她才是家里的“功臣”。
 
  “每次婆婆听了都特别高兴,大家也夸我会说话。”谭淑琴说,以前总听人夸自己的母亲会办事,会说话,而如今体会到,真正用心体谅,婆媳相处一点都不难。
 
  如今谭淑琴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婆媳之间亲如母女,无话不谈,怎么把幸福的小日子经营下去,把家里两个孩子培养长大,成了这个家庭最大也最朴实的心愿。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
二维码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中老年之家”微信公众号(免费)
中老年之家www.zlnzj.com以服务广大中老年群体为己任,每天提供海量的养生、娱乐、政策、爱好、潮流等中老年资讯,集文字、视频、图片等诸多形式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老年门户网站。网站拥有同名微信公众号“中老年之家”,并提供手机端浏览网站的功能,让您随时随地掌上获取最新中老年资讯。

视频点播

养生小贴士更多>>

娱乐播报更多>>

图集

养老资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