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这个季节宜吃的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等;宜吃的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
腌制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制作:
腌制腊肉时,肉不要用水洗,骨头全部剔掉,切成2斤左右的长条,用盐把肉的表层全部搓擦一遍,然后分层装入容器里,放时每层再洒上一些盐(如果为了口感好,增加香味,可以在腌制时加入一些花椒、白酒、生姜);最后将容器口扎紧。一星期之后将肉翻一次身,表面再撒一些盐,十四天后才可拿出挂在阳台上晒。这样的腊肉可以放较长时间。
品尝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食材:糯米 500g、红糖 100g、黄豆粉 50g、花生仁 50g
制作:
1、制作糍粑使用的是糯米而不是糯米粉。选择糯米时要注意选颜色洁白的新米,避免使用变色霉烂的陈糯米。
2、传统的糍粑制作是使用大木锤或竹铳在石臼中把糯米饭舂成糍粑团,在家制作时没有这些大型的工具,可以使用木勺和大碗来代替,一次制作的量不要太多,否则不易将糯米饭捣成糍粑团。
3、蒸糯米饭时使用竹篦可以使蒸熟的糯米饭带有竹子的清香,如果家里没有竹篦,也可以省略,直接放入铺好屉布的笼屉中蒸熟即可。
4、红糖糍粑是一道简单易做的美食,很多地区在家中有喜时都会制作红糖糍粑招待亲友,制作红糖糍粑时需要使用花生粉和黄豆粉,用整粒的花生自制花生粉味道更加醇厚。
羊肉
羊肉性味甘温,入脾肾。冬天食用羊肉,可谓一举两得:一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二来对虚寒病症有极大裨益。红烧或煲汤,都可以把羊肉的滋味发挥到极致。
制作:
羊腿一根,斩件,最好叫卖肉的斩的大块一点。土豆两个,青萝卜一条,胡萝卜两条,葱白一截,酱一块,花椒适量。最好有整粒白胡椒一起炖,如果没有,就等出锅后加胡椒粉。
羊腿过开水捞入汤褒,加适量的水,加入花椒适量(怕吃花椒的可以用纱布包起来),花椒能很好的去除羊肉的腥味,大火加热。羊肉一边炖着,一边将其他材料处理好。葱切段,姜切大块 拍碎,萝卜土豆等去皮后切大块。姜最好拍的很碎,这样姜汁能煲出来,汤吸收姜汁会微辣,即驱寒又好味。
将所有材料都加到汤褒中,大火烧开,去泡沫,转中小火慢慢煲,至少1钟头以上。出锅后酌量加盐和白胡椒粉即可,还要有香菜!
红枣
枣味甘性温、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能,还可以健脾益胃。小雪时间,吃红枣暖身,尤其对于女性更具保养功效。红枣,既可单独食用,又可作为粥汤菜肴的点睛之笔。
食材:山药、红枣、大米、桂圆、黄冰糖、枸杞
制作:
将大米洗净,用水提前泡好;将红枣洗净,也用水提前泡好;把枸杞洗净泡好,备用;将新鲜的桂圆剥皮,备用;将山药去皮,切成菱形块状;在玻璃锅内烧水,水开后倒入大米;开锅后关小火,继续熬25分钟;玻璃锅中放入山药块,开大火;开锅后盖盖,改小火煮10分钟;打开锅盖,放入红枣继续煮;开锅后,放入桂圆和泡好的枸杞;最后,在玻璃锅中放入黄冰糖;关小火,熬3-5分钟即可;制作完成的红枣粥,看起来很可口吧。
返回中老年之家首页>>